严启明:对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思考
2019年11月12日,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三次会议(以下简称国企改革会议),提出要落实好国有企业改革顶层设计,抓紧研究制定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,明确提出改革的目标、时间表、路线图。《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》(中发〔2015〕22号,以下简称22号文)指出,在推进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时,要“坚持因地施策、因业施策、因企施策,宜独则独、宜控则控、宜参则参,不搞拉郎配,不搞全覆盖,不设时间表,成熟一个推进一个”。
笔者认为,对这二者看似不同提法的内涵,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:
第一,22号文提出,在推进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时“不设时间表,成熟一个推进一个”,其侧重点和主要目的是:为防止各地各国企一哄而起为“改革”而改革,强调国企改革、特别是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要因地、因业、因企施策,不搞拉郎配,不搞全覆盖。而国企改革会议提出时间表和路线图要求,更多是从整体工作部署上要求抓紧落实顶层设计,加大力度积极推进国企改革。
第二,国企改革会议和22号文都要求抓紧推进国企改革,从宏观上都有目标和时间要求,二者是完全一致的。22号文从深化国企改革的宏观层面提出“到2020年,在国有企业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……”“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,2020年提高到30%”等阶段性时点目标要求,并提出了分类推进国企改革、完善现代企业制度、完善国资管理体制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、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等深化国企改革的路线图。只是在具体微观操作层面强调,要因地、因业、因企施策,不搞拉郎配,不搞全覆盖,从这个意义上“不设时间表,成熟一个推进一个”。反过来说,国企改革会议要求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,也应坚持因地、因业、因企施策原则,不能搞拉郎配、全覆盖,要成熟一个推进一个。
第三,作为顶层设计的22号文,在宏观上提出了深化国企改革的阶段性目标要求,微观操作层面强调不搞拉郎配和全覆盖,其初衷主要是为了防止可能发生“运动式”形式主义的改革做法。但从22号文出台后的一段时间实际情况来看,国企改革实际进展情况不尽人意。
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,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在2016年8月30日第二十七次会议上就率先提出,要按照时间表、路线图推进改革。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、《政府工作报告》和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央企业公司制改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》(国办发〔2017〕69号)强制要求,2017年底前基本完成中央国有企业公司制改制工作,再次表明出中央高层对推进国企深化改革的紧迫性要求。2019年11月,在新一轮国企改革“1+N”配套政策已基本完善的前提下,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三次会议,重申要落实好国有企业改革顶层设计,抓紧研究制定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,明确提出改革的目标、时间表、路线图,将22号文提出的“取得决定性成果”目标时点由原来的2020年延期至2022年。
综上所述,22号文与国企改革会议对国企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看似不同的提法,是根据国企改革实际情况的变化,从不同侧重点、不同层次和角度提出不同的要求。
特别声明: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观点,中国金融信息网采用此文仅在于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赞同其立场。转载请标注本文来源与作者署名。
同类文章排行
- 北京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应用首次公示亮相
- 日本首相麻生再次表示美国对钓鱼岛立场没变
- 朝鲜切断朝韩陆路通行线 620名韩国人被困当地
- 《留守儿童心灵白皮书》:1000万儿童终年见不到
- 俄总统强推官员收入申报制 拒申将被免职
- 梅德韦杰夫承认俄罗斯经济被危机重创
- 纽约时报拟出售总部部分楼层缓解资金紧张(图
- 王健林又悄悄卖了几家万达广场!保险、信托接
- 中国市场表现出色 特斯拉股价升破500美元
- 道达尔:“脱欧”后将把公司金融中心迁回巴黎
最新资讯文章
- 六安市金安区:多措并举,推动乡村振兴
- 2020年1月15日国内新闻简报
- 疾风之中香港金融市场何以波澜不惊?
- 激发市场活力 优化营商环境——“数”说2019中国知识产权事业
- 31.54万亿元:中国外贸延续稳中提质态势
- 广东2019年城镇新增就业140万人
- 北京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应用首次公示亮相
-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9.67亿人
- 凌寒溢梅香——广东经济再上新台阶释放“三新”信号
- 仲量联行:2019年南京零售物业市场空置率创五年新低
- 山西:5196座光伏扶贫电站累计结算收益13.63亿元
- 我们的5G生活:更智慧、更美好
- 2019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为97.4%
- 国家知识产权局: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纲要初稿已形成
- 健康险市场万亿规模在望 重点发展领域圈定
- 2019年社保降费4252亿元 规模远超预期
- 国有企业要在深化改革中提高创新力
- 外贸稳中提质 加强版举措将出
- 2020年制造业稳增长启幕 地方竞相布局
- 严启明:对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思考